《中国审计》专访刘军厅长:为推动江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贡献审计力量
发布日期: 2025-04-08 15:19 信息来源: 《中国审计》2025年第6期 浏览次数: 字体:[ ]

“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江苏省审计厅围绕服务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文章,以促进创新政策落实落地、项目支持机制优化健全、财政资金使用高效规范等为重点开展审计监督,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连线采访了江苏省审计厅厅长刘军。


记者:刘厅长,您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四个着力点,其中第一个就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请您谈一谈近年来江苏审计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做了哪些工作。


刘军:近年来,江苏省审计厅立足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紧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项目安排上,注重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既关注宏观配置效率,也追踪微观使用效益;既设置单独的审计项目,也设置审计专题融合相关项目共同实施,确保统筹兼顾、精准发力。在审计内容上,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宏图远略的“大蓝图”及具体发力落实的“小目标”,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省属高校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落实,促进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审计方式上,采取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联动实施、与省属高校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融合实施等方式,选准审计专题,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穿透财政资金流向,跟踪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提升政策整体效能。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我们了解到,江苏省审计厅去年开展了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政策落实及相关资金绩效审计,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审计的立项背景、实施情况和具体成效。


刘军: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江苏省审计厅心怀“国之大者”,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在2023年实施了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和资金绩效审计后,2024年,又将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政策落实及相关资金绩效审计作为助力全省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统筹组织12个设区市和26个县(市、区)审计局联动实施,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政策、支持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资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大项目,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相关政策落实、资金安排和使用、项目申报和管理、项目实施和验收等五个方面揭示和反映江苏在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建议。同时,融合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自主品牌企业培育3个专题审计,进一步推动产业政策落实、促进制度措施完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紧盯产业政策的目标任务、配套措施和分解落实情况,揭示相关部门在推动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行业监管平台建设、“智改数转”诊断服务等政策贯彻落实上系统性和协同性不强、跟踪问效不到位等问题;聚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评审过程管理、立项建议拟定、验收专家遴选等关键环节,重点揭示项目立项监管机制不健全、资金分配不科学等问题。通过审计,推动相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南(2025)》等管理制度,促进产业政策落实落地;督促相关部门健全监管体系,修订了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相关内部控制规定,促进资金分配科学公平、项目遴选实施规范,推动更好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和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此外,加强对审计成果“深加工”,深入剖析问题成因,以改革思维提准提实审计建议,共形成审计结果报告、审计专报4篇,获省领导批示。


记者: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江苏将围绕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搭建更多科创平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制约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堵点卡点。对此,江苏省审计厅有哪些工作打算?


刘军:当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审计必须更加积极作为,才能真正发挥好抓落实的“利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做到科学谋划,增强审计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契合性。围绕党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决策部署,聚焦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统筹谋划审计项目计划,切实找准制约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堵点卡点,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二要精心组织实施,提升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围绕促进宏观政策加力提效开展审计,今年将组织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以及省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对相关政策落实、成果转化、资金筹集和使用等情况的监督;在高校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高校对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三要提升监督质效,扛起审计督促检查整改的政治责任。用好审计结果综合利用系统,科学审慎地把住销号关口,切实提升审计整改质量,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关政策有效落实,推动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刊记者  王树凯

(本文刊登在《中国审计》2025年第6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