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 | 扬州、镇江部署2025年审计工作 | ||||
|
||||
近期,各地审计机关陆续召开审计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审计工作,谋划部署2025年审计工作任务,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扬 州 2025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分析研究,坚持“稳”字为要、“干”字当头、“实”字打底,以全力推动和保障宏观调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为主线,科学规范开展审计监督。 以政治建设引方向。认真研究和把握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意图,强化谋篇布局。对市委审计委员会安排的改革任务、明确的工作重点,及时分解立项,推动任务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审计办加强联系指导,把准方向,不断优化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权威高效的工作格局。 以项目管控促履职。聚焦“促发展”,扎实开展涉企政策落实情况、海绵城市建设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推动政令畅通。聚焦“保民生”,有效实施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卡建设管理、工会经费收支等审计项目,当好群众权益“守护人”。聚焦“防风险”,高效完成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县域国有企业审计等项目,筑牢安全发展“保护线”。聚焦“强规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画像”精准度。 以审计整改提效能。优化审计整改推进的工作方法,加强前瞻性研究预判,在审计揭示问题阶段就对改的方法、改的时间、改的效果提前谋划,从源头保证整改的有序有效。完善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用好用活查出问题、整改任务、整改结果等“清单”,强化与市人大、市纪委监委等部门的贯通协同,严格执行对账销号工作机制,持续提高审计整改工作成效。 以队伍建设强素质。加强作风建设,维护好审计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营造担当为要氛围,坚持在审计一线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检验干部,鼓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同时,健全完善干部考核激励、能上能下机制,不断探索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的有效路径。 镇 江 全市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刻剖析镇江审计在审计立项、实施、报告、成果利用、整改、作风和机关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直面问题,查找短板,瞄准改革创新方向精准有力破局。 重新定位审计作为与地位的匹配度。要在找准审计定位、深化审计体制改革成果、主动研究政治政策上更加积极作为,当好“经济卫士”“发展谋士”“反腐战士”“改革护士”。计划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审理部门要以“我是最后一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务实作为,压实分级责任,提高审计质量。要在拓宽广度深度、提炼审计成果、推动审计整改上更加有效作为,匹配审计地位,彰显审计价值。 重新构建绩效评价体系。要突出主责主业,让业务处室更加聚焦审计项目的质量,综合及双跨处室更加聚焦支持、服务、保障作用的发挥。要聚焦核心价值,形成一批有分量的审计报告、审计专报、审计移送,以“三个精品”的征集发挥带动效应,提升镇江审计整体水平。要激励担当作为,优化“三优导向”标杆,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让“赛场选马”机制运行更有成效。 重新明确干部能力建设的主攻方向。要不断增强政治能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忠诚教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提高问题核查能力,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取证方法,查深查透,增强审计结论说服力;组建镇江大数据审计攻关团队,坚持“以用为本”开展大数据审计培训。要提升研究型审计能力,推动审计对象发展沿革、业务背景、财务收支的研究与审计立项、问题、建议各环节的研究深度融合,用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和审计专业理论指导审计实践。要培育敬业奉献精神和抗压能力,摒弃“拈轻怕重”思维,更加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努力以自身建设之效,保障审计工作更加有为。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