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审计打出“组合拳”确保审计整改动真章见实效 | ||||
|
||||
江苏省审计厅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审计整改的指示要求,多举措健全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全方位提升审计整改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做实做细审计监督“下半篇文章”。2024年,全省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整改,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69.47亿元,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468项。 制度化引领,完善审计整改全过程闭环管理。为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审计整改工作需求,2024年7月,研究出台《江苏省审计机关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和结果认定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明确审计整改分类和结果认定的原则、标准和要求,并分门别类、清晰列举每种整改类型的常见问题、完成整改情形的界定和表述等,做到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以辩证思维推动规范审计整改工作。同时,修订《江苏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督查管理办法》,结合近年审计整改分类管理、清单化管理等工作实践经验,对审计整改督查工作流程进行重塑,夯实审计整改全过程管理基础,强化审计整改质量管控,推动审计整改闭环监督更加有力、更加高效。 规范化操作,强化审计整改全方位跟踪督促。坚决扛起督促检查整改政治责任,既把握总体,对所有审计查出问题紧盯不放、挂账督办,又突出重点,以重点问题深入整改引领全面整改推进,探索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定期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通过对近两年实施的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项核查,经再梳理再督促,整改率达95%,确保问题真改实改、不走过场。强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作、同频共振,更大力度推进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贯通协同持续深化。深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持续推动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省委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各地政府落实整改要求,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信息化支撑,推动审计整改全链条精准发力。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审计整改督查全口径全周期管理的着力点,创新研发全省审计结果综合利用系统,推动实现问题清单、台账管理、督促检查、查询分析等功能“一网通办”。系统采取审计整改“四张清单”与被审计单位线上交互模式,记录并监控整改进度,促进审计查出问题一体归集、一跟到底。支持审计结果分类归集利用,突破性解决了多年以来数字化审计资源难以贯通、审计成果分散难以利用等痛点堵点问题,通过审计查出问题标准化处理、设置多维查询条件等方式,研究分析领域、行业、地区等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有效推动研究型审计走深走实。全省审计机关现已在系统录入近9000个项目,9万多条审计查出问题信息,初步形成了部分综合分析报告,努力在强化监督和服务发展中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陶亚文 鲁露)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