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300/2024-00003 分      类: 中、长期规划
发 布 机 构: 江苏省审计厅 发 文 日 期: 2024-02-05
标      题: 江苏省审计厅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文      号:
时      效: 有效

江苏省审计厅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发布日期: 2024-02-05 15:52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审计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计委员会会议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把握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等重大任务,以及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确定的重点工作,按照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入推进研究型审计,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效,以高质量审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更好发挥审计独特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审计。着眼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自觉运用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安排审计项目,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紧扣“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聚焦实体经济发展、聚焦推动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权力规范运行,研究谋划年度各类审计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计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更好的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大局。

(二)坚持分类开展立项研究。认真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坚持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按“必审项目”和“专项审计”两个类别深入开展研究。对必审项目,在立项阶段更加侧重研究如何聚焦审计重点、如何配置审计资源。对专项审计,首先要沿着“政

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深入研究项目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等。严把项目立项关,提升项目安排的精准性。

(三)坚持全省审计工作“一盘棋”。坚持全局观念,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审计工作,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加大统筹整合力度,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有效聚合省市县审计机关力量,上下贯通,同向发力,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和宏观性。持续推进大数据审计,坚持数据先行,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恪守权力边界,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找准审计的着力点和立足点,最大限度发挥审计专长和优势。坚持保证质量,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在满足必审项目人力资源需求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专项审计项目数量,做到项目安排与人力资源相匹配。根据工作需要和项目特点,合理确定参审单位,不搞“一刀切”。在项目安排上留有一定余地,确保能够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

三、审计项目

(一)围绕履行法定监督职责,组织开展省级财政管理方面审计

2023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2023年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稳外资稳外贸相关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等。

(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审计

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政策落实及相关资金绩效审计、大运河自然资源资产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审计、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

(三)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组织开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审计

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防控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省属企业境外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及财务收支审计等。

(四)围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开展民生保障和改善审计

全省药品和医用耗材设备采购管理及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水产品稳产保供相关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住房公积金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计等。

(五)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省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省属金融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省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设区市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