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印发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 ||||
|
||||
苏州 苏州市审计局紧扣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安排财政审计、政策跟踪审计、民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四大类25项审计,扛起审计担当,服务保障苏州现代化建设。 聚焦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深入开展财政审计。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等审计,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省历史文化保护相关资金进行专题审计,推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聚焦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深入开展政策跟踪落实审计。关注南北帮扶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实施结对帮扶合作资金及项目实施情况跟踪审计。关注国有企业服务稳住经济大盘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稳增长及防风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关注对小微企业政银合作产品投放情况,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切实推动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聚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开展民生审计。关注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土地收储成本审计等。聚焦苏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医院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对市本级卫生系统医院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和责任担当,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为目标,对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推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切实发挥审计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的职能。 连云港 连云港市审计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坚持效能优先,注重统筹融合,科学合理制订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全面跟踪检查上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加大重大政策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将科技创新发展政策落实、国有企业稳增长及防风险情况等纳入审计项目计划。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政策落实开展专题审计,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推动资金高效使用、项目加快实施、重大政策落地见效。 聚焦重大项目提速,发挥投资审计在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确保质效”原则,选定临洪河口省级湿地公园、石梁河水库生态修复等项目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项目,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和实际成效,盯紧重大项目立项报批、招标管理、合同履行、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助力提升公共投资绩效。 聚焦民生保障和改善,保障民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就业、教育、“三农”等民生热点开展审计,将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保障等纳入审计项目计划。同时,结合审计项目核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8项重点任务和16项民生实事重点任务,促进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地落实。 聚焦规范权力运行,全面立体精准检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坚持任中审计为主,突出审计重点,扫除监督盲区,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实效。注重统筹管理,制定年度统筹工作方案,融合实施,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预算执行、政策落实等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性。 扬州 扬州市审计局印发2023年审计项目计划,全面推行研究型审计,聚焦主责主业,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突出审计重点。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重点关注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情况,关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关注就业、教育、“三农”等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关注财政、金融、国资国企、投资、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管理以及风险防范化解情况,关注权力运行规范和“过紧日子”要求落实情况等,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 强化监督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审计机关与人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在项目中融合实施人大交办事项,推进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深入融合,实现审计成果与人大监督重点有效衔接,不断增强监督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时效性。聚焦纪审、巡审结合项目,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提早谋划项目创优,提升审计成果。高度重视项目创优工作,提前谋划、认真准备。准确把握和领会经济监督的职责定位,加强资金与政策、项目和责任的关联,将创优意识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同时注重推进研究型审计,加强综合提炼,形成高质量审计成果,着力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有效发挥建设性作用。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