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审计局四措并举持续提升审计质量
发布日期: 2022-05-23 信息来源: 淮安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淮安市审计局持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开展研究型审计为重点推进审计工作改革创新,以质量创优为导向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科技强审,“四措并举”助推全市审计质量迈上新台阶。


  筑根基,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持续增强政治机关属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党的建设与审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以“五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不断巩固、拓展、深化“五个强审”行动成果,在全市审计系统中开展审计业务领军人才、精英人才、模范人才申报和年度竞赛活动,不断锤炼过硬政治能力,提升审计干部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引领全系统审计人员练好“能查”基本功,举办“双周学习会”“审计业务交流会”等学习活动,发挥好经验丰富老同志传帮带作用;练好“能说”基本功,强化审计一线历练,提高审计人员谈话技巧,组织开展主题演(宣)讲、审计论坛、微党课;练好“能写”基本功,组织开展主题征文、课题研究,提升审计报告和信息撰写水平。  


  善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深入推行研究型审计,充分利用“双周学”等形式学习研究审计署、省审计厅印发的地方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分标准,加强统筹谋划,夯实创优基础,把研究贯穿于每个项目始终,切实做到“研以致用”。审计前,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相关政策背景、改革目标,全面了解相关行业特点、规划计划,全面分析先前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升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做到有的放矢。对计划提出的重点项目及重点专题,申报前由局统一开展深入调研论证,确保必要可行;组织方式上采用项目竞标的形式,从全市审计系统中挑选审计骨干力量组成审计组,并从专家库中挑选行家里手;审计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综合考虑历史情况、改革方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问题处理实事求是;审计后,在系统分析问题原因、准确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努力从制度机制层面提出治本之策,提炼形成高质量审计成果。把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反映改革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入手,加强资金与政策、项目、责任的关联,强化审计结论的证据支撑、数据支撑,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


  强管控,带动规范和流程融合。强化创优导向,配齐配强审理人员,每年从项目库随机抽取项目开展审计业务质量市县两级互查,在审计系统中开展优秀主审、优秀审计项目、优秀审计组评选等工作,以评选为契机,带动质量规范和审计流程的深度融合。把打造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争创一流审计业绩。探索开展工程、经济责任等审计标准化建设,全面梳理优化审计运行机制和审计工作流程,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层层压实质量控制责任,严格落实质量分级负责制。


  巧激励,引领数据与核查融合。加强数据分析团队建设,持续打造审计业务技能竞赛,加大数据集中关联分析力度,完善“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将疑点线索统一推送各审计组进行现场核查,加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力度,不断提升审计的精准性、穿透性和建设性,实现精准定位、靶向发力,提高项目实施效果。(万波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