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展研究型财政审计  促进审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2-03-21 信息来源: 南京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落实开展研究型审计,近日,南京市审计局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中,围绕“出发点、薄弱点、切入点、落脚点”,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探索,做深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推进研究型财政审计走深走实。


  抓住宏观政策“出发点”。项目实施前,该局组织对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等开展研究,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政策精髓和改革方向,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为起点,全面梳理财政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等政策落实方面的具体举措与资金安排,着眼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背后的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努力形成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审计成果和研究成果。


  找准财政管理“薄弱点”。聚焦主责主业,纵向分析历年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查找预算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风险和问题,关注隐含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横向对比研究外地预算执行审计情况,查找不足,学习先进经验。针对收入组织、绩效管理、具体专项资金等审计事项,会同人大、财政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十余次,深入了解预算管理改革中的痛点、堵点。依据分析和调研结果确定审计重点内容、重点资金、重点风险隐患等,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立足具体问题“切入点”。在审计中运用“解剖麻雀”方法研究具体问题。以财政资金为主线,延伸到资金使用最末端,查找普遍性、典型性问题,选好“麻雀”;对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细分问题成因、问题性质、问题后果,通过分析问题本质,深挖体制机制根源,耐心“解剖麻雀”。将解剖个例横向拓展,以点带面实现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如选择个别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开展试审,将试审发现的问题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应用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事项中。


  突出解决问题“落脚点”。站在执行者的角度思考和研究如何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提出可操作性意见;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等多部门协作,加大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处理和追责力度,对屡审屡犯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做到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助力完善财政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史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