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倾力守护百姓“养老钱” | ||||
|
||||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已明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入“十四五”,老龄化加剧对养老保险有何影响?降低社保费等经济环境变化对基金收支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南京市审计局先后开展了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等一系列养老保险基金审计项目,促进保险基金高效、安全运行,确保群众“老有所养”。
织网布局,摸清全市养老基金“家底”
此次养老审计涉及南京市11个区及江北新区600多万人,涉及资金体量达数百亿元。 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审计部门如何应对? 社保处处长王国清回应,首先要织密政策制度、职能部门、财政基金“三张网”。 审计正式开始前,审计组全员学习有关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做到知法懂法、心中有数。 为摸清全市各类基金底数,审计局逐个走访人社、民政、卫健、财政等职能部门,并围绕养老基金征缴和筹集、养老保险待遇审核支付以及基金安全、保值增资等13个方面56个主要事项,提前开展相关调查和大数据分析,为项目正式实施“织网布局”打下扎实基础。
图为养老基金审计现场
查纠问题,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感谢审计局,帮我讨回了社保钱,你们真是咱们百姓的‘撑腰人’。”南京市民王先生专门致电市审计局表示感谢。 在今年对市社保基金专项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疑点核查发现某公司为节省成本,拒绝给已签订劳动合同的王先生和同事缴纳社会保险。 审计人员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关联公积金和就业登记信息,核查到部分企业存在违规现象。 对此,审计组及时将有关问题通报至该市社保中心,督促相关企业补缴了养老保险费,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此外,要求社保中心进一步加强与税务、公积金缴费基数比对控制和预警管理,将申报缴纳严重失信单位纳入政府信用体系管理,加大社保基金征收力度,目前已增收各类养老基金五千余万元。 “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农民工、灵活就业、低收入和新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参保情况,以及养老保险政策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效果也是审计组的重点关注对象。”审计人员丁学雷介绍,通过对比民政低保、重残、建筑业农民工等特定群体人员和社保参保人员名单,进一步调阅困难人员档案核查取证,确保所有特定群体和困难人员均纳入保障范围。
图为延伸审计浦口区社保中心
治病去根,促进养老基金稳健运行
通过一系列不间断审计,南京市审计局发现涉及养老保险基金多个不同类型问题和安全隐患。 按照“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精准高效”的总体思路,审计组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分析“病因”、找准“症结”、根除“病灶”,并积极会同财政、人社等部门梳理基金政策风险点,研究审计发现问题的原因背景,提出审计建议。 如,针对死亡冒领、重复领取等违规享受社保待遇现象,审计建议建立外部信息比对机制、加强数据实时交互;针对企业未缴少缴养老保险费的问题,提出强化与公积金缴费人数和基数比对控制、将申报缴纳严重失信单位纳入政府信用体系管理,加大社保基金征收力度。 审计建议推动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南京市政府先后出台《涉及社会保险待遇的涉嫌违法案件查处和移送程序规定》《南京市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信息比对办法》,建立了人社、公安、民政、司法、卫生等部门资源共享、信息实时比对认证制度,多维度防范社保基金的“跑冒滴漏”。 财政、人社等出台了《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三方对账工作暂行规定》等15项内部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健全保障基金安全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保经办机构服务效能。
图为延伸审计溧水区社保中心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必须确保绝对安全。”南京市审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审计机关将继续发挥监督优势,助力构建多维立体监督体系,为养老保险基金健康运行保驾护航,倾力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赵东晓、王安生)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