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新规 五载同行丨五载新规同行,内审护航高校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7-18 信息来源: 省审计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从财务处到审计处的职业转身,恰与《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施行的五年同步启程。这段跨越让我对审计的感悟多了层特殊温度 —— 财务数据里的风险预警,终在审计实践中化为制度的筋骨与服务的血肉。“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 的箴言,让“我爱审计”四字成了心底最深的信念。


内部审计最难的突破,是人心的转变。初在财务处时,常听见对审计“吹毛求疵”的抱怨;到了审计处才懂,抵触源于隔阂。那位曾拍着桌子说“经费紧张难免变通”的老师,如今捧着预算表咨询合规细节的模样,比任何表彰都动人。当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手册》从工具书变作“参考书”,当科研人员主动对照《审计风险提示清单》自查,我忽然明白:人心是在“审计不是找麻烦,而是帮您穿铠甲”的实践中,慢慢焐热的。


内部审计最巧的平衡,是刚柔相济。参与制定学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实务指南》时,我们既坚持“禁止做什么”的刚性约束,更注重转化为“可以怎么做”的柔性支撑。处理规范与活力的平衡,从不是简单的宽严取舍。当看到老师们用指南规划项目经费时,那种“既守住底线,又没捆住手脚”的踏实,是审计人独有的幸福。我们始终在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为学校的稳健发展提供审计智慧。


内部审计最强的力量,是合力凝聚。推动学校“四化”建设时体会尤深:管理制度化让《工作手册》成为共识载体,制度流程化让规范落地为步骤,流程信息化实现数据畅联,信息标准化为“四库”铺就坐标。分管校领导“借审计东风治管理顽疾”的话犹在耳畔,会议室里各部门热烈讨论的身影,让我懂得:审计从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当风险库能预警、问题库能溯源、案例库能借鉴、建议库能落地,全校上下便能拧成一股绳,向着规范高效大步迈进。


内部审计最深的牵挂,是“防未病”的坚守。年度总结会通报的经费违规率下降的数字背后,是《审计风险提示清单》成了老师们的“避坑指南”,是流程优化让漏洞越来越少。忽然觉得审计人就像园丁,不必在意修剪了多少枯枝,只要满园草木在规范的土壤里自由生长,便不负初心。守护公共资金安全,筑牢发展防线,让学校行稳致远,是我们不变的使命。


回望五年,从财务报表到审计报告,从数字跳动到“四库”建设,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让规范成习惯,让制度服务发展”的追求。当审计化为内在需求,当合规如呼吸自然,这份事业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而我,会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在数据与人心之间,守护学校发展的每一步稳健前行。(苏州科技大学 周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