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审计:“四个坚持”助力基层减负落地有声 | ||||
|
||||
近年来,淮安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各项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积极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大力实施融合式审计,主动加强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着力破解基层反映强烈的多头监督、重复监督问题,切实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提升监督效能,让实干者更好卸包袱、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 坚持刀刃向内,最大减轻审计对象负担。紧紧围绕省审计厅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安排做好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项目组织、审计成果运用,实现审计资源配置“多审合一、一审多项”。对涉及多个项目的被审计单位,科学编制审计工作方案,采取一个审计组实施、一次进点、统一部署,最大限度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2022年以来,累计实现统筹实施项目26个、融合审计事项108件、减少现场审计近千人次。在2024年度“同级审”中,通过开展融合式审计,减少现场审计62次,涉及36个部门,既节约了审计资源,更避免了多头审计加重被审计单位迎审工作。 坚持贯通协同,最大减少重复监督次数。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委员会平台作用,在谋划年度审计项目时强化深入研究、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积极征求纪检巡察、财政、环保等部门意见,提炼与审计监督重点的交集,充分运用其他监督成果,推动同类监督共同编组形成合力。联合纪检、巡察部门开展全市社会保险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巡察审计,采用“同立项、同商定、同调配、同保障、同推进、同运用”六同工作法,积极探索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整改的纪巡审合作机制,推动纪巡审深度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放大审计成果,切实减少被监督单位负担。 坚持问题导向,最大发挥审计服务保障。聚焦中央和省、市委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特别是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部署,找准审计切入点、着力点,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在今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重要审计内容,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重点关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增加财政负担或造成损失浪费,未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等问题,同时加大对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检考等常规工作的关注力度,持续发挥审计专业优势,充分彰显审计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的独特作用。 坚持数据先行,最大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推广“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建立审计基础信息库和大数据共享资源渠道,最大限度减少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资料次数,减轻市县两级审计人员重复整理数据工作量,有效压减现场审计时间和频次。在今年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充分利用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选取出63家预算单位开展精准核查,缩短进驻时间21天,每个单位平均现场审计时间压减了50%以上。(蒋佩恒、赵昕)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