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走进孩子心中
发布日期: 2024-06-12 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带露的鲜花,绚丽芬芳。在这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初夏,孩子们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身为家长的我们,应放下手机,蹲下来给孩子讲一些英雄故事,让英雄走进童心世界。其实,孩子对英雄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因为那是一份向上向善、朝向光明的追寻。这份对于大我的渴望是人生最好的指路明灯,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最该守护、保护的光明火种。


崇尚英雄争当英雄早已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中发扬光大。那些恢宏壮阔的民族斗争史,那些蕴含赤胆忠心的唐诗宋词、充盈剑胆琴心的长歌短赋,那些气吞山河、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早就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座丰碑;那些丹心照汗青的文臣、精忠报国的武将、视死如归的英烈,早就在我们心底埋下了一颗英雄的种子。我们从小就特别崇拜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最崇拜的是邱少云的磐石一卧,最感动的是黄继光的忘死一扑,最感慨的是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一跳。这些英雄,在我们心中树起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崇高形象。


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期间,正是童蒙养正、天真未泯的年纪,是最易教育、最易引导的阶段。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毛泽东18岁就读于湘乡驻省中学时,就撰文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纲领;周恩来12岁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共和国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无不受益于青少年时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作品《日日夜夜》的开头,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软弱的妇人靠板棚的土墙坐着,在讲述斯大林格勒是怎样被焚的,由于疲倦,她说话的声音很平静。”把经历的苦难、涌现的英雄讲给孩子们听,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承力量极重要的方式。之所以刘胡兰、王二小、雨来、潘冬子等依然能被当今孩子们视为英雄,是因为我们在当前的教育中始终为他们保留着他们应有的位置。今天社会给孩子树立怎样的英雄榜样,明天他们就会成为怎样的一代人。


英雄是时代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对英雄的态度,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荣辱观和价值取向,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人之初,性本善”,青少年的心灵犹如一片未开耕的沃土,“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崇尚英雄、热爱国家、感恩先辈的种子,让他们真正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只有从小种下一颗“英雄情怀”的种子,才能呵护好我们心中的“英雄梦”!(连云港市赣榆区审计局  侯天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