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 不断推进江苏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3-11-01 信息来源: 江苏省审计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中共江苏省审计厅党组



今年是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40年前,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新中国的审计制度应运而生。1983年11月1日,江苏省审计局挂牌(后更名为江苏省审计厅)并正式对外办公,各市县审计机关先后成立。自那时起,江苏省审计机关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审计之路。


40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审计工作在促进政令畅通、维护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重查错纠弊,促进政令畅通,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从审计机关成立初期的以合法性审计为主的财务大检查,再到后来的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合法性审计为主导,全省审计机关将维护财经秩序作为重要使命,切实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着力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深入揭示财务舞弊、财政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查处“做假账”、违规设置“小金库”等行为,严肃财经纪律。积极开展和参与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全省工程建设项目专项治理、粮食财务挂账清查审计等,规范经济秩序。探索开展政策跟踪审计,自2014年起持续跟踪检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六稳”、“六保”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效果,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规范经济行为,促进财务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完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投资审计,推动经济效益审计、绩效审计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在财政审计方面,从开展地方财政决算试点审计到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逐步形成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的“大财政审计格局”,持续开展南京长江二桥、苏通大桥等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和投资效益。在金融和企业审计方面,积极进行“两个延伸”的探索,加强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监督,组织对重点企业、改制企业实施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开展全省物资、供销、粮食等重点行业审计,帮助“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始终秉持“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价值理念,持续加大对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开展扶贫相关审计,突出“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任务,跟踪检查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审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加强涉农资金项目审计,深入实施农村五件实事、苏北农房改善等审计,组织对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行审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外,还按要求对防治非典型肺炎资金、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新冠疫情防控资金进行审计,为应对疫情、抗震救灾提供审计保障。


——揭示风险隐患,推动深化改革,保障经济安全运行。从“一审二帮三促进”,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再到常态化“经济体检”,全省审计机关始终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己任,有效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盯重大风险防范,加大对经济社会各领域风险的揭示力度,特别是从2011年起多次组织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推动积极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切实维护经济安全。紧盯重大改革推进,监督检查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促进减税降费惠企利民,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造,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揭示微观问题和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监督权力运行,促进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审计机关成立伊始就将反腐倡廉作为重要职责,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持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在厂长(经理)离任审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任中审计的比例逐步提升,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依法、秉公、廉洁用权,同时也为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积极开展审计试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深入开展,推动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协查经济案件,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审计力度,注重发挥查处经济案件“审计先行”作用,向有关部门移送大量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协助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也十分注重抓好自身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抓好“人、法、技”建设,扎实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先后实施“绩效审计”三年行动和“三提升一强化”“五个强审”行动计划,全省审计机关有22个(次)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有13人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全省审计系统被多次表彰为省级文明行业,树立了良好形象。


40年来,江苏审计走过了一条开创、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审计事业发展规律的历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坚持围绕中心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大局强化研究型审计,才能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独特作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才能推动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职业精神,夯实专业能力,才能永葆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江苏审计工作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越来越关注,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也寄予厚望。新时代新征程上,全省审计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和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四个走在前”和“四个新”重大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总要求,立足经济监督,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忠实履职,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切实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不断推进江苏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提高站位,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不断强化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切实发挥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主导作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快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审计工作格局,确保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让党对审计的领导“如臂使指”。


进一步突出重点,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着力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等开展审计。坚持审计无禁区,着力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不断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人员的深度审计,让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如影随形。


进一步提升质效,推动审计结果权威高效运用。深入实施“强研究、提质效”行动,完善全面推进研究型审计的工作机制,提高审计监督精准性、有效性。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深化审计结果运用,切实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审计的权威和声望如雷贯耳。


进一步强基固本,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坚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夯实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牢固树立“有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在职责范围内大胆监督、如实报告。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审计干部,着力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让“国家审计”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四十载不忘初心,新征程踔厉奋发。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倍加珍惜一代代审计人接续奋斗取得的成绩,传承发扬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不断开创江苏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