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审计倾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发布日期: 2023-01-28 信息来源: 南通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南通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经济体检”,倾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全市共实施审计(调查)项目185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355.52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1806个,促进整改落实问题资金97.92亿元。


  一是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围绕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目标任务,全市审计机关整体联动,实施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运行情况审计调查,关注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执行、招商引资管理、投融资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出具审计报告18份、审计专报7份、审计建议书4份,查处违纪违规及管理不规范资金161.17亿元。


  二是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全市2022年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8个,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81人,涉及卫生、发改、金融、司法、交通等领域,查出违规违纪和管理不规范金额172.0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83条,促进完善制度39项,推动地方及相关部门单位持续健康发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被纳入南通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三是推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揭示违规享受救助待遇、应享未享救助待遇等6项27个问题,促进35名城乡低保人员由财政全额资助基本医保参保费用、24名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救助范围,清理228名不符合条件人员的救助补助待遇,推动出台制度28项。开展市级城市运维资金审计,关注市政设施、城市照明、绿化养护、资金绩效等情况,揭示4大类13个问题,推动出台制度4项,有效提升城维资金运营绩效。崇川区审计局开展学前教育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揭示幼儿园大宗食材未招标采购,食材采购管理混乱等问题,促进 655.5万元闲置资金及时上缴财政。


  四是助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统筹全市审计力量开展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关注耕地占补目标任务完成、资金投入管理使用、项目建设管理、新增耕地管护等情况,揭示4个方面149个问题,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3.39亿元,促进全市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有序高效。如东县审计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揭示了改厕工作开展不到位、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营管护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堵塞管理漏洞,推动体制机制完善。


  五是深化国有企业常态监督。市审计局印发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专员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企业聚焦主业情况等3项重点检查任务,有序推进国有企业常态化“经济体检”;根据市政府交办,对510家国有企业开展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审计调查,准确掌握总体债务水平和运营现状,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海安市审计局对10家国有企业投资融资管理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揭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重大事项决策不规范等问题,挽回经济损失5894.38万元;海安市政府专门成立“510”专案组,对相关事项依法查处。


  六是强化政府投资审计管理。市审计局实施政府投资审计“监审分离”改革,研究制定投资审计岗位廉洁制度规范和工作业务流程,确保依法依规实施政府投资审计;撰写的政府投资审计情况综合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相关单位认真抓好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形成闭环。未审计项目也要举一反三,形成高质量管理制度”。如皋市审计局出台《如皋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转型实施办法》《社会审计机构考核暂行办法》,推动投资审计监督回归主责主业,并全面规范社会审计机构执业行为,防范审计风险。(黄丹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