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 醒 | ||||
|
||||
“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形势报告会上,激越满怀地演讲。他不断举起的右拳,凝聚起开天辟地的革命力量。
李大钊着朴素灰袍,背手屹立于断壁残垣之上,无边的苍翠被他那浅浅的微笑和深情的目光醉染。青山巍巍,松涛阵阵,翻山越岭、盘旋起伏的万里长城与李大钊高大的背影一起,勾勒出中华民族的脊梁。
《觉醒年代》讲完了它全部的故事,然剧中那一幕幕刻骨铭心的画面,依然萦绕于脑际。怎不叫人泪目,激越,澎湃?
岁月悠悠,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羸弱之躯撑起民族脊梁,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推动历史洪流滚滚前行,不断续写华夏文明五千年。星空浩渺,一九一九前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毅然扛起新文化旗帜,科学与民主似两颗流星划亮黑黢黢的夜空,赛先生和德先生悄然走进积弱不堪的旧中国。“五四”春雷一声响,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为之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帷幕,中国共产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是一道光,在黑夜中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路;他们是一团火,在寒冬里温暖国人冰封已久的心;他们是骤雨疾风,在天地间除去旧世界的一切肮脏与罪恶。他们无畏牺牲,义无反顾地疾声呐喊,传真理,启民智。
这群人满怀鸿鹄之志。面对鸦片战争以来满目疮痍、军阀混战的旧中国,面对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广大民众,他们寝食难安,忧思愤激。他们漂洋过海,纵观古今,自觉担负起救国存亡的历史重任,积极寻找一剂振兴中华之良方,虽九死而不悔。他们以《新青年》为战场,勇于同反动的、腐朽的、庸俗的旧文化、旧势力斗争。陈独秀离开北京大学,辜鸿铭送行时戏问,君去也,还斗否?陈独秀笑答,一息尚存,战斗不止。从陈独秀之《爱国心与自觉心》到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从鲁迅之《狂人日记》到李大钊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创建青年读书会到开办工人夜校,从游行演讲到罢课罢工,从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到成立党小组。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条科学的、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被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爱国青年所接受并传播,他们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这群人练就铮铮铁骨。面对黑暗的旧军阀、守旧的顽固派,面对重重困难、白色恐怖,他们从容不迫,毫不退却。面对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的威逼利诱,陈独秀宁可坐牢,也不低头,还豪迈地唱起爱国情怀的戏曲。他称,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实验室,一是监狱。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陈延年、陈乔年到上海勤工俭学,吃不饱穿不暖,宁愿到码头干苦力,也不依靠家庭。他俩信仰坚定,不因是陈独秀的儿子而动摇。他俩敢于斗争,哪怕是面对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哪怕是面对亲生父亲。为了践行互助论,陈延年在北大发起成立了工读互助社,提倡半工半读、经济独立、财产公有。不到两个月,互助社便宣告破产,他敢于直面失败,并总结经验。留法勤工俭学期间,面对中法里昂大学不接收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入学,陈延年、陈乔年坚决进行斗争。虽然吴稚晖早就允诺他俩可以入学,但他们依然不妥协,并冲锋在前,与吴稚晖划清界限,断绝关系,逐步放弃了无政府主义。在赵世炎等人的帮助下,他俩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战士。陈延年被捕后,敌人用尽酷刑,他宁死不屈,被刽子手以乱刀残忍地杀害。
这群人饱含似水柔情。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刚强的战士,也是温情的丈夫、慈祥的父亲、孝顺的儿子,他们的血液里流动着似水柔情。在连夜逃离北平,赴天津的途中,陈独秀目睹河畔难民的悲惨生活,不禁跪倒在地,掩面失声恸哭,他与李大钊立誓要改变中国,让广大人民过上好日子,有尊严地活着。作为丈夫,李大钊的薪水大都接济了穷困人,而对于家庭却眷顾甚少,面对底层人民,他毫无保留;面对妻子,他深深内疚。得知长辛店工人年前没有发到工资,李大钊拉了猪肉、白菜、萝卜、白面等满满一车年货,与工友们一起包饺子,和他们一起过一个幸福年。作为父亲,陈独秀外表刻意的冷漠却藏不住内心关爱的炙热。面对延年、乔年的独立、抗逆,他既高兴却又万般不舍;面对信仰之争,他予以尊重,又潜心引导,得知兄弟俩改信马克思主义时喜极而泣。作为儿子,郭心刚时刻牢记父亲临终遗言——青岛回归时,家祭无忘告乃翁,并为青岛主权回归而奋斗。当得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青岛主权交给日本时,他彻夜不眠一夜白头,用鲜血奋笔写下“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倒在示威游行途中,终因忧愤成疾,一病不起。临死前,他嘱咐爱人将他的骨灰葬到父亲的坟旁,在青岛回归祖国后,一定要到坟前告诉他和他的父亲。
觉醒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桎梏中国千年之久的精神枷锁被彻底打碎。枯木逢春抽新枝,万物复苏展新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成为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宏伟事业。
一百年是漫长的,无数共产党人以崇高的革命理想、坚韧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革命情怀、无畏的革命精神,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初心不忘、使命牢记。一百年又只是一瞬,“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李大钊热情洋溢的演讲还在回响。二〇二一,中国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仰望历史的星空,先辈们深情的眼眸在天幕凝作一颗颗明亮的星辰,闪着荣光与骄傲。
移步窗前,四月的阳光暖暖的,热烈而奔放。四月的风柔柔的,湿润而清新。当第一粒柳芽儿醒来,从灰褐的、粗糙的、沉寂的枯枝中探出嫩绿的、圆滚滚的、毛茸茸的脑袋时,一个阳光明媚、温暖舒适、生机勃勃的春天便势不可挡地扑面而来。
窗外,无边的油菜已脱下金黄的盛装,还是早春那般茵茵的绿色。凝神再望,已不是冬天醒来时的新绿。经三月的雨的滋养与洗礼,已褪去稚嫩,满目苍翠氤氲着春光的明媚。
你看,那或深或浅的绿意,簇拥着、推搡着、欢笑着,一波漾着一波,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徐吉华)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